-
日清:不可思议的方便面
网店运营 / 2014-02-13
-
作者:赤兔小编
赤兔学院官方小编!很权威,有没有!
- [文章核心]“大湿,敢问你这辈子吃过最好的东西是什么?”电影《食神》高潮部分中一碗名叫黯然销魂饭的叉烧饭居然成功逆转局势,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越是简单的东西,想把它做好越是不容易。本文为你叙述日清食品如何将方便面做到极致。
-
在中国,方便面虽是家家户户常备的方便食品,本土品牌产品也层出不穷,不管是老坛酸菜,红烧牛肉,或者热干面,但在淘宝,天猫,甚至超市便利店中总是少不了日清杯面出来抢风头。日本人对于一个产品和品牌在细节上的掌控值得所有中国公司去学习,去反思。
不用放调料包的方便面在日清刚刚进入中国前的那段时间,日清株式会社的几个员工先行一步,来华考察。此时的康师傅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
调查人员除了发现中国人饮食习惯不同,对方便面口味需求多样之外,还发现了方便面在中国的主流加热形势并非开水直接冲泡,而是采用传统的下锅煮食,原因在 于顾客对面条口感的追求。因为桶面杯面的销售量的不尽人意为日清杯面提供了空间,但更为关键的是日清调查员在调查结束返程的路上“一个让所有中国汗颜的故 事”:为了节省出差经费,调查员选择乘火车返回上海,在火车上他们看到几个中国人拿着某品牌的红烧牛肉面在开水间等开水,先是用力撕开纸制桶盖,再是把酱 料调料包撕开后倾倒在面上,最后然后随手一扔,酱料包和调料包的塑料袋静静不偏不倚的飘到了日本人的脚下。
几周后,日清“开杯乐”(现在的‘合味道’)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超级市场,便利店甚至杂货铺,学校小卖部……打开杯面后,消费者惊讶的发现:这是一款不需要放调料包的方便面。
日本人对于产品细节掌控几乎恐怖,同是碗面,日清的方便面杯从发泡材料到树脂,再到纸杯,而防烫手的纸杯设计和涂料独一无二,让的竞争对手哑口无言。杯盖一拉即开,面饼紧贴杯壁为的是防止震动后造成面饼碎裂。汤面中的叉子采用折叠设计,原因是当初杯面推广到北美市场上时西餐的叉子更适应西方人的习惯;而日式拌面居然是采用传统的木筷作为餐具,为的仅仅是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据细节者成大事
几乎所有和日本人接触过的人都会骂日本人做事情龟毛!在那些人眼里拘小节的人做不成大事,发不了大财。日清从1958年建厂至今都只选择速食食品这一条 道路,他们也没想像其他竞争对手那样跨界发展,用已故的方便面发明者日清集团董事长安藤百富话说:我最大的愿望只是能让方便面做的味道和拉面一模一样。
日本是世界上对知识产权和专利最为重视的国家之一,安藤百富在方便面发明后不久便申请了专利,但随后他居然公开转让专利给其他竞争对手,不采取垄断的措 施,为的是让这个产业做大做好。日清这么做也并非是尧舜禹汤再世,也是因为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危急关头才出此下策,一方面挽救了品牌和产品的影响力,另一 方也迫使那些山寨厂家转而走其他道路。在同质化严重的中国市场上,企业如果要打保护知识产权的战争其实完全可以借鉴日本60~70年代的经验来缩短我们宝 贵的摸索期时间,毕竟接下来O2O怎么玩,无线端超过PC端的倒计时,新平台的搭建等等,都需要时间。
2013年被是O2O和无线玩坏且冲昏头脑的一年。在食品类目,许多品牌商慌忙的宣布要成立无线运营部,要花大成本来玩O2O,还要整合线下零碎店铺开一 个当下流行的“旗舰店”。浮躁的心态,追求业绩增长速度,忽视产品本身的细节,过度将注意力放在一个不务实的领域,这正是许许多多中国品牌商身患的病症。 深不知日本人的想法非常简单:我把东西做的好吃,全球所有的超市,便利店,杂货铺甚至淘宝天猫京东都是我的平台。这居然又跟食神电影里“撒尿牛丸”的投放 战略不谋而合。严谨的细致的工作作风,规范系统的人才机制,兼容并包的学习精神,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和注重实际的快速反应是日本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
回到开头那句:越是简单的东西,想把它做好越是不容易。一碗方便面想卖爆,其实也是要花些心思的。
转自卖家刊
-
除注明转载文章外,转载本篇文章请注明出自赤兔学院。
- 标签:
- 推荐文章